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资助的“乐龄科技”首现香港

6月16日-18日,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资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联合主办的香港第一届“乐龄科技博览高峰会”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展。这标志着香港正式进入“乐龄科技时代”,向老年友好型城市迈进一大步。



展馆主要设三大主题:居家安老、活动能力与社区共融和创新数码科技。在展览期间,有116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展出超过300件乐龄科技产品。

截止到18日下午,此次博览会累计四万多人参展,除老人和普通公众以外,参观者还包括身体有障碍的人士、医护人员、护理机构人员和前线护理工作人员等等。


“乐龄”一词,上世纪70年代末源于新加坡,是对60岁以上年龄段的别称,希望表达的意义是人们活到了花甲之年,开始享受开心、愉悦和幸福的人生。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乐龄”解读为老年友好。而老年友好型城市必须是一个美好温馨、富有活力、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地方。老年人可以轻易获得公共交通和优质的保健设施,商店林立,生活便利,逐渐变老的人们仍然过着积极、健康的生活,他们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不受年龄增长的影响,并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内享受浓厚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世界领先的现代化水平和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但在乐龄化水平的建设上一直不让人满意。



唐楼,早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在香港出现,一般3-8层高,大部分保存至今的唐楼已经非常残旧,仅用楼梯连接各层,没有电梯。居住在唐楼里的长者,上下楼梯很困难,想出门一趟十分不便。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德国的一项乐龄科技发明——楼梯机,适用于室内和户外各式各样的阶梯,可有效地为行动不便的人士提供便利。这种发明早在2004年就被引入香港市场,13年过去了,一共在香港卖出了……40部。


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今年初公布的人口统计结果显示,2016年香港总人口增至734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16万名,占总人口的16%,人口老龄化步伐加速。

根据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2015年统计,香港目前有各类养老院舍共有925家,提供73595个宿位。


养老院宿位紧张,香港目前的养老资源无法应付地区老龄化加剧带来的挑战。行业内普遍认为,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将会是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的核心是善用乐龄科技和创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目前只有15%的人口能够运用科技的辅助应对年老造成的身体功能衰退。换言之,只有15%的人有机会或懂得使用工具和岁月对抗,实现从容而有尊严的老年生活。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在香港专注于为社会公共问题提供合理、有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促进社区和谐友好。我们相信,居民一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而老年人更是最大的财富。每一个人即使是变老以后,仍然应该在各个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拥有平等机会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


既然人们对乐龄有需求,市场上也有相应的技术和服务提供支持,基金会乐意搭建平台助推香港创建老年友好型城市。通过支持香港举办第一届“乐龄科技博览高峰会”,加深广大市民对乐龄科技的认识,推广乐龄产品的运用,帮助长者能在健康、舒适及安全的环境下得以自主实现社会参与,创新居家养老模式。


不少人误解科技和创新就一定遥不可及,但对于在家安老的长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更多是巧妙地运用简单科技满足自身需求。此次活动展出的乐龄科技产品均经过主办方精心筛选,符合陆港两地长者的生活习惯,同时具备长者友善、操作简便等特点,兼具包容性和实用性。比如:



▲坐得起(床椅合一),帮助卧床人士仰躺平移的友善轮椅,可以轻松从卧床调节为轮椅,让卧床人士有更大的活动性。



▲Sit & Shower,全自动沐浴机,方便长者独立安全地沐浴。



▲智能机械人NAO,从法国引入,懂得用广东话念唐诗、与长者一起做体操和打太极。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还资助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从多个国家的最新乐龄发明中引进了28件满足本地需求的产品,并将于今年7月在全港18区举行巡回展览,欢迎感兴趣的公众人士前往参观和亲身体验,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长者需求,促进外来技术本土化,共同创建老年友好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