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不甘心安逸的央企基金会——专访招商局慈善基金会

在公益“江湖”上,招小慈已经摸爬滚打了8年。作为一家企业基金会,积极融入“江湖”、长在“江湖”,坚持理性生长,招小慈既传承了招商局集团的百年公益传统,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气质,摸索出了自己的专业定位。


近日,公益时报记者采访了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黄奕和副秘书长李海,让我们一起听他们谈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文中简称招商局基金会)对于自己的定位,以及支持民间公益、链接接企业资源与公益项目的方法。



1,公益时报:招商局基金会2009年成立,在有着145年历史的招商局集团中,是怎样一个定位?


黄奕:招商局集团有自己的慈善传统,从一百多年前走到现在,企业与社会和国家都是分不开的,更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招商局集团给自己的使命定位就是「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

招商局在早期推动了中国很多商业领域从无到有,公益慈善方面,除了扶危济困,还曾捐款建立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大学北洋公学(现天津大学)、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等,并参与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选拨和运送。

2009年,和很多基金会成立的原因一样,招商局基金会成立也是基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能够将公益资金集中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用。

招商局基金会在集团内部的定位,是作为企业的公益慈善平台。它首先是一个资金池,大部分企业公益项目都通过基金会实施。另外,企业也在重新审视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希望能够通过基金会的运作,不只是做一次性的慈善活动,而是能够长期、持续、深入地推动社会变化。

我们一直觉得,公益和慈善是不同的,慈善更多的是出于道德冲动,公益则涉及更多方面。甚至两者于对社会问题的描述本身也是不同的,慈善对问题的描述更文学化,公益则强调理性思考。我们希望能在公益层面做更多事情。

从气质上来讲,招商局基金会是偏冷的,我们用理性和冷静来形容自己。



2.公益时报:与其他大型国企、央企基金会相比,招商局基金会与公益行业、民间机构有更多的合作,我们是怎样形成这样偏民间的定位?基金会在运作层面是否也相对独立?


黄奕:其实也不完全是,大家看到的比较显性的部分是这样的。对很多基金会来讲,内部治理都是一个问题。这当中存在一定张力。

企业对于捐赠资金有一定要求,基金会也要代表捐赠人的利益,这个利益是方方面面的,既有品牌上的考量,还有比如招商局集团作为大型央企,承担着国家定点扶贫任务;企业内部公益文化的推广工作,对基金会也有期待。这诸多因素对执行团队来讲都是有约束的。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这些因素仅仅看作限制,换言之,我们不能无视捐赠人的合理需求,而是应该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回应这些需求,并在这个过程中与理事会持续沟通,用行业的公益理念影响捐赠方。

除了这部分工作,我们还始终明确资助型基金会的专业定位,伙伴来源也比较多样,除了跟政府、官办社团合作,也跟大量的NGO合作。这既是工作团队多年来推动的专业方向,也可以说是捐赠方对现代公益理念逐步理解和认同的结果。


李海:与其说我们的定位是“偏民间”,不如用“偏专业化”来形容我们的特点,更加准确。这个思路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基金会发起方的企业文化理念。

招商局本身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企业,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企业的始祖。一百多年来,招商局一脉相承的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是对于商业精神的尊重,比如招商局的企业文化手册就叫《商道》。而招商局对商业精神的理解,就是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这个理解同样贯彻到公益慈善当中。

△各方对社会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


所以招商局基金会与很多央企、国企基金会不同的地方在于,从一开始,我们就希望以专业的方式来做公益。中国现在5000多家基金会,平均的工作人员数量不到3个。很多基金会事实上没有专职团队运作。招商局基金会现在有10个全职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招商局集团愿意支持专业的团队来做公益,把事情做到位。


合作伙伴方面,同样是谁做得更专业,我们就跟谁合作。民间有大量的专业公益组织,我们就不把合作伙伴限定体制内。我们也愿意在公益行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其实刚成立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2010年,我们就办了一个扶贫创新奖,把全国跟扶贫相关的团队、项目都请来,对我们来说是学习的过程。也从中达成了两点最基本的认识,这影响了机构后来的定位和运作方式。一是,我们在扶贫领域是半路进来的,但中国有这么多机构、学者已经做了很多年,我们没有必要从头再来,跟他们合作就是很好的路径。所以从那时起招商局基金会就确立了做资助型基金会。第二,我们应该使自己先专业起来,既要对公益行业、公益机构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要对资助的专业性有所了解。我们经常把自己比作公益领域的投资公司——不做制造、服务,而是做投资、孵化、培养,这是我们给自己的定位,这几年也在一步一步往这个方向走。


在学习的路上,就发现了很多同道,比如参与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参与发起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都是与行业伙伴的共同学习,我们也愿意为公益行业专业化做点贡献。也希望有更多资助机构加入进来,一起研究怎样把资助做好。



3.公益时报:我看到招商局基金会早期与NGO合作的一些项目,其实是在招商局定点扶贫的地区实施的,这个结合也很有意思。可以让企业在既定的扶贫任务中看到更多公益的可能。


黄奕:的确如此。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是凭着本能,觉得不能简单的把资源倾斜到贫困地区,做物理转移,我们期待这当中有一些化学变化,产生生态上的连锁反应。

那时候并没有这么清晰的思路。各方面沟通其实很难,所以就结合了当时的扶贫任务,做大部分公众接受的项目,首先是卫生健康类的项目,比较能打动人。然后再慢慢地把更多专业项目带进来。当时先是与爱佑基金会合作了先心病筛查。这之后,理事们发现把资金给到其他的专业机构,而不是直接给到受益人本身,也是很好的方式。后来,我们开始跟更多NGO比如真爱梦想、国际小母牛开展合作。



4.公益时报:目前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的资金比重大概占多少?


李海:我们现在所用资金,全部来自招商局集团及相关企业,会尊重出资人的需求。定点扶贫和引导企业公益是重点。随着近几年工作团队与理事会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大家在公益专业上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理事会也会给工作团队越来越大的工作空间。这部分空间从一开始大概只有几十万,到今年我们的幸福家园、幸福田野、幸福童年等项目大概有500万的资金。


黄奕:2017年我们提出来「与中国公益共成长」。这并不是一句客套话,讲这句话的时候是特别有感情的。2009年我们进入公益行业,当时公益组织刚从「公益元年」发展起来。2010年我们做扶贫创新奖的时候,征集到的项目五花八门,但当时的行业状况就是这样的。各家机构不只是项目内容不同,甚至进化程度上也不同。有的人很成熟,有自己的逻辑,有的人还仅是凭着一腔冲动。我们实际上也经历了反复审视、思考的过程,不断反思「为什么」,从「公」的概念出发,究竟是为什么人做事情,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做。


李海:「与中国公益共成长」有这么几个意思:首先,招商局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发展”,招商局发起的基金会也分享了这种价值观;其次,我们认为,中国公益事业还远未成熟,还需要不断成长。国内第一个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年才有,慈善法去年才刚刚出台,公益组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专业水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身处于行业中的我们,也同样如此;最后,由于基金会在公益行业中处于协作价值链的前端,其拥有的资源可以引导行业的发展,这既是优势,也是责任。我们愿意和其他伙伴一起,承担起这个责任,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积极成长。



5.公益时报:招商局基金会近年来的年度公益支出比例都非常高,在60~80%左右,也是因为确实没有筹款方面的压力吧?


李海:我们团队也在思考这件事情,以前我们说没有募款的压力,每年年底了,招商局集团发个通知,各单位就把钱捐过来了,我们也觉得理所应当。但近两年我们在反思,其实招商局和旗下企业捐的钱,我们应该有更充分的反馈,不能仅仅跟公益同行做交流,出资方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他们基于对我们的信任,捐了这么多钱去推动解决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事情做得怎么样了。

所以从去年开始,给出资方的反馈就更多了,接下来还会更完善。基金会就应该做得像个基金会。什么钱都不应该是这么容易就拿到手的。


6.公益时报:基金会的项目与招商局集团自身业务有怎样的结合?


黄奕:我们现在对自己的战略定位是行业中的拼图者。我们有一张图,将公益产业链上的方方面面呈现在上面,大家各自分工、协同。我们作为资方,可以接触到很多资源,包括企业本身的专业能力。

△从资源流向角度的公益行业协作生态


基金会的「灾急送」项目就是基于这样的联系。救援期间,我们意识到大量救灾物资需要专业运输,于是找到集团旗下专业的公司,他们也非常愿意做这件事情。到今天,灾急送的模式在紧急救援中发挥了不少作用。这也是基金会作为企业公益平台的作用。


李海:我们希望公益项目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从成立到现在,我们的资助理念一直在发生变化,主要就是基于我们对社会问题不断深入的理解。基金会首个自主研发的资助计划,脱胎于合作伙伴项目环节上的调整。资助计划出台后,也每年都会有些修订,就像商业产品的迭代一样。我们研究资助计划的假设条件,监测评估正在落地的项目,从效果和影响回到目标,再看看哪些新的需求要回应,哪些资源还可以整合进来……这个过程一定是慢的,如同种子发芽,树苗成长,急不来,但既是自然生长,我们就有理由乐观,最终能见到蔚然成林的一天。



7.公益时报:招商局集团是百年老店,既参与了早期的传统慈善,也见证了现代公益慈善的成长。招商局基金会对慈善传统有哪些继承和弘扬?


黄奕:这要举个例子。比如中国社会中一直有互助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当年招商局创立蛇口工业区,这里也留存了很多传统的价值观。蛇口有一个四海公园,意思是大家都来自天南地北、四海八方,这其中就强调多元参与,对不同东西的包容、接纳,强调平等的交流互动。

2014年开始,我们在蛇口推动民间发起社区基金会,居然就做成了,这其实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理念,不是硬生生建构一个东西,而是希望答案从大家的互动中产生出来,从社会资本的积累中生发出来。


8.公益时报:招商局基金会参与行业支持中,有哪些体会?


李海:简单总结就是,中国公益行业还很年轻,有很多发展初期的问题。相比之下,商业机构的生态非常丰富,专业化能力非常强。在初期发展阶段,大家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实践。我们要学习第一部门、第二部门的先进经验,而不仅仅觉得自己在做有使命感的事情,任由感性因素推动。需要更冷静。

「与中国公益共成长」不是客气话。如果说中国公益处于发展初期,有种种问题,这里边也包括我们自己,所以大家要一起学习、改变。


黄奕:有的人可能不爱听这个,但行业生态有自然生长的过程。我甚至觉得行业中,有的公益机构是可以自生自灭的,这也是生态的一部分。从整个行业的眼光看,健康的生态才能生长出更多优秀的公益组织。招商局基金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第八年了,前几年,我们的精力主要在议题领域,在自身的专业技能。今后,我们还会更多聚焦于行业发展,推动生态的改变。


 


本文转载自《公益时报》